清晨,天微微亮,回民街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古城在食物氤氳的霧氣里漸漸蘇醒,西安的特色早餐這么多,今天我們從哪里開啟新一天的生活呢!
胡辣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非常古老又被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肉丸胡辣湯是西安回民清真小吃,牛骨熬湯,燴入蓮花白、胡蘿卜丁、土豆塊、菜花、牛肉丸等,勾芡而成。上桌之前,澆一勺店家的秘制辣椒,吃一口,麻辣味出頭,身體微微冒汗。
早餐第二彈——蛋菜夾饃
說起蛋菜夾饃,絕對是夾饃中的“神來之筆”,最出名的要數坊上的老金家蛋菜夾饃。玻璃柜里陳列著鴨蛋黃,油炸花生米,玫瑰咸菜、煎雞蛋以及醬料。看起來就讓人食欲大增。現烤的托托饃勁道酥香,刷上一層玫瑰醬,夾上整顆金燦燦的鴨蛋黃和一片煎蛋,搭配上咸菜、花生米等各種配料。一口下去香味縈繞在口中,竟然比吃肉夾饃還覺得滿足!
在去華清宮路上,大白路上和營員探討一個話題:愛情中是男人癡情還是女人癡情?
有娃說:女人癡情,因為男人結婚后除了賺錢啥都不做,女人賺錢、生孩子、做家務,啥都要做……
有娃說:結婚之前男人追女人,結婚后就不理女人了……
有娃說:結婚就是不在一起想念,在一起互相傷害……
有娃說:女人太辛苦了……
有娃說…………
都來領領這是誰家的娃~~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筆下的貴妃出浴讓華清池名揚千古。
華清宮自古以來就是皇家游覽沐浴的勝地,據說曾經是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相傳西周的周幽王就曾在這里建離官。這里遺留有比較完整的周、秦、漢、唐、明、清等歷代文化遺址、園林景觀、古建筑及古樹名木等文物資源,尤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的愛情故事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蜚聲天下。
長生殿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據說長生殿曾經是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之地,歷史意義非同小可。現在修復重建后的長生殿作為一個文化陳列展廳對外開放,主要有四層:
第一層主要展示華清池的宮廷生活,外交禮儀。
第二層主要介紹了唐朝的政治文化,從李唐王朝的創立開始,到貞觀之治再到開元盛世,都在華清宮留下了許多的歷史痕跡。
第三層主要介紹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羅曼史。
第四層則是系統地展示了華清池的六千年燦爛文明。
唐御湯
唐御湯遺址可以說是華清宮景區最重要的部分了,這里有唐玄宗作為愛情禮物賜給楊貴妃的“貴妃池”,它的平面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所以又名“海棠湯”。“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在此沐浴了近十個春秋。有專供唐玄宗沐浴的御湯“蓮花池”,不光湯池形似蓮花,就連排水口也是蓮花的形狀。還有夜晚沐浴時可以仰望天上星星的“星辰湯”,專供大臣和官員使用的“尚食湯”等,每一個沐浴池都各有特色。
五間廳
五間廳建于清朝末年,據說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西逃就住在這里。1936年12月,蔣介石入陜也住在了這里。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為促蔣抗日救國,在此發動兵諫,在院內進行了一場激戰。如今各房間辦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制擺放,恢復了蔣介石臥室的原貌。五間廳的玻璃窗、墻壁上,迄今還保留有西安事變兵諫發生激戰時的彈痕。
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筑,規模宏大,建筑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
唐詩人白居易《驪宮高》詩曰:"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
清人錢維喬《華清宮》詩道:"華清之宮驪山足,玉殿千重相連屬"。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
有人說,不過是古人沐浴娛樂之地。就是這娛樂之地,投射出了一場盛世的景象,也引來了無數后人到此追憶和感受。
飽餐一頓,我們繼續出發!40度高溫:神丹、冰鎮冷飲、漢堡、西瓜都很重要!
這是一種暴風雨前的寂靜,在這可怕的寂靜中蘊藏著一股行將爆發的巨大力量,給人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然而有少數的俑如立射俑、跪射俑,則取動態的表現,將軍俑右手緊握左臂,手腕的力度感十分鮮明,還有雙臂前舉乘駕戰車的御者,躍躍欲動的戰馬,這些都增強了人物、戰馬的內在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巨大的寂靜。寓動于靜,于統一中求變化,這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藝術的高妙之處。
秦國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后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制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成矩形聯合編隊。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或身著戰袍,或披帶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后有御手一名,車士兩名。氣勢宏大,蔚為壯觀。
一號坑的大氣磅礴,迎面而來的震撼。
秦滅六國的兩千年后,這個軍團仿佛仍在等下一個號令,便再次金戈鐵馬大殺四方,揚大秦榮耀。
一號坑的西側是開挖以及科研用地,一尊尊正待修復或上色的兵俑整齊排列在俑坑中。周邊可見不少碎片和其他修復工具。
二號俑坑呈曲尺形,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相比于一號廳,雖然面積小了很多,兵俑馬俑的數量也少,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包含了騎兵、戰車和步兵,是多兵種特殊部隊。
二號坑還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能夠拿出來單獨展示的,大概都是三個坑中的精品了。
三號坑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三號坑共出土兵馬俑68個,數量最少,但卻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從三號坑的內部布局看,似乎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
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這支浩浩蕩蕩的秦軍,正顯示出秦始皇當年憑借著千軍萬馬,內平六國,北擊匈奴,建立統一霸業的威武氣勢,在他死后,他依然希望有一支強大的地下大軍來保護自己不滅的靈魂。因為秦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因而死者生前享受的東西,死后仍要供奉到墳墓中去,秦兵馬俑就是象征著保衛秦始皇靈魂的一支衛戍部隊。
長安古城,夢回漢唐。 我們行走在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和濃重城市的路上, 回歸原始,敬觀智慧和精髓。
歲末才覺韶光逝, 來年春晨莫蹉跎。 樂游學海容天下, 勇攀書山覽群峰。屬于我們的今夜,在長安,小營員們回到宿舍,開啟今晚的團隊建設、心理評估。讓身體和精神都在路上,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