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需注明作者和出處
小程序是什么?
微信小程序(wei xin xiao cheng xu),簡稱小程序,縮寫XCX,英文名Mini Program,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對于開發者而言,小程序開發門檻相對較低,難度不及APP,能夠滿足簡單的基礎應用,適合生活服務類線下商鋪以及非剛需低頻應用的轉換。小程序能夠實現消息通知、線下掃碼、公眾號關聯等七大功能。其中,通過公眾號關聯,用戶可以實現公眾號與小程序之間相互跳轉。由于小程序不存在入口。
小程序對于APP的優勢是什么?
從目前來講,APP比手機網頁好,手機網頁比電腦網頁好。手機網頁在電腦上看起來還行,但需要我們輸入網址域名,這在電腦上還好操作,在手機上,簡單是讓人抓狂。
雖然APP在體驗上非常突出,但需要安裝,需要消耗流量,占用手機有限的桌面空間。這種麻煩程序,甚至超出了APP的優勢本身。
就到這里,你自然知道了微信小程序的好了。
1,不用安裝,即開即用,用完就走。省流量,省安裝時間,不占用桌面;
2,體驗上雖然沒法完全媲美原生APP,但綜合考慮還是更優;
3,對于小程序擁有者來說,開發成本更低,他們可以更多財力,人力,精力放在如何運營好產品,做好內容本身;
4,對于用戶來說,相較于各種APP,微信小程序UI和操作流程會更統一。這也會降低用戶的使用難度;
5,對于小程序擁有者來說,相較于原生APP,推廣更容易更簡單,更省成本。
小程序有什么價值?
一、用戶角度
對于用戶來說,小程序觸及到了PC網頁、公眾號、H5、APP無法觸及到的地方,概括來說它誕生就是幫助用戶解決一些特殊需求的,比如在用戶沒有時間、想控制手機內存空間、不想下APP等等“尷尬”的時候,小程序就可以發揮它的價值了,概括起來有三點:
1、使用剛需低頻服務時。小程序降低了低頻服務類APP的使用門檻,需要使用時打開小程序,用完了就可以關掉,不會一直占手機內存,不想用了還可以刪掉。這用完即走的特點正好滿足用戶使用低頻服務類APP時的需求,比如要買車票時打開小程序,買完票就關閉它,等要用時再打開,避免APP一直在手機里占內存卻又很少用。
2、使用線下的服務時。小程序在線下的價值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用戶在線下消費的需求正是“快捷”、“靈活”、“用完即走”。比如在餐館點菜,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接入小程序,立馬就能完成點菜,不必下載APP,也不必關注公眾號,也不用排隊等餐館的服務員,同時加載速度比H5快,付款方式比H5方便,對用戶來說,可以說是最方便的方式。
3、滿足特殊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時。個性化的需求可能只會持續一小段時間,而為了這一小段時間要去下載APP常常讓用戶覺得心累,比如大家肯定都有這樣的遭遇,今天想看這部電影,下了一個播放器,明天想看那個電影,又下了另一個播放器,這時候如果使用小程序看電影,就可以完美切換了,不必在手機里下一堆視頻播放器。
二、APP角度
結合小程序對用戶的價值來看,小程序對于APP來說有好也有壞,我們分類來說。
1、對于低頻率使用還沒發展起來的APP來說,小程序是一個好事情,因微信提供較便宜及容易使用的資源,與數以百萬計的移動用戶接觸。因為對這些企業來說,要么反正無法擁有自己的APP,要么有APP但是沒什么波瀾,APP本身可使用的頻率也比較低,而他們如果用了小程序,就會增加用戶時間,增加營銷機會,先利用小程序進行營銷,吸引一部分用戶,再引流到APP當中,所以對它們來說小程序不但不是打擊反而是有價值的平臺。
2、對于高頻率使用的APP 來說,它們雖然沒有被卸載之憂,但需要在損失一定可營銷、高體驗的用戶時間,與多一個渠道帶來的利益之間權衡,因為誰也不知道小程序會成為他們的渠道,還是說他們為小程序做嫁衣。
3、 而對于中間的夾層,也就是使用頻次一般,簡單的、工具類APP 來說,小程序也許一個巨大打擊,上文提到,小程序最適用的場景就是“低頻”“服務”“剛需”,那么小程序很可能會搶掉此類APP的用戶。
三、線下商家角度
而對于商家來說,微信小程序很大一部分的價值來源于微信,微信將龐大的用戶精準導流給商家,還能輕松為商家提供用戶的喜好等信息。而且據小程序團隊介紹,在一段時間內小程序會有一些新調整,打通更多場景,降低接入的開發成本和門檻,比如用戶可以在微信“發現-小程序”里的“附近的店”找到附近的小程序,這樣一來用戶能更便捷地看到附近還有哪些小程序,那么對于商家來說,小程序所帶來客流導入就更大了。那么有人認為小程序大部分的價值隱藏在“線下”,也是不無道理的。
結合以上幾點,筆者認為會比較有價值的小程序有以下幾種類型:
1、O2O服務小程序
以餐館為例,對他們來說做一個app相對不現實,而現在消費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接入小程序,立馬就能看見菜單,從而完成點菜,購物等交易。不僅如此,消費過后還會留存用戶信息,相當于微信直接給商家對接了會員體系,然后通過微信輕松地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偏好,針對性地做推薦、誘導購買、會員優惠等。
2、公眾號+小程序
對自媒體來說,小程序的玩法遠超我們想象。
首先公眾號的變現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除了貼片廣告,用小程序開展教育培訓也是一種可能;用程序代替H5進行營銷推廣也是比較可行的一種模式。最值得期待的是,公眾號+小程序做電商,本來很多公眾號做電商變現,有了小程序之后對公眾號來說更加方便了。
而企業號則可以把小程序作為一個入口,再把流量引回公眾號。
3、工具類小程序
工具類的小程序最適用的場景應該是“剛需”“低頻”,當用戶沒有安裝App,也不想安裝APP,但又想體驗在線預訂,不想排隊,不想支付現金的時候,工具類的小程序就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了,比如到了汽車站、到了酒店前臺的用戶沒有安裝APP的用戶也能通過小程序達到目的。
4、生活服務類小程序
生活服務類小程序雖然和工具類很相似,但生活服務類的小程序應用場景要豐富一些,
使用頻率也會比工具類的高,最主要的特點是“及時”,當用戶想知道今天的天氣,想知道此刻的路況,想知道下一班公交幾點來,就會有點開小程序的欲望。
綜上所述,小程序雖然暫時無法完全取代原生APP的作用,但是隨著小程序開放更多的功能以及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小程序的優勢會慢慢的體現出來,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小程序怎么賺錢?
微信小程序的如約而至,我想最開心的是目前的自媒體人,面對這個新奇的產品,目前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天然的劣勢。這些天我想他們都在通宵達旦的干,想方設法獲取這里面的第一波紅利。自媒體人擁有了很多新鮮的素材。比如引導用戶如何使用小程序?這里面又有好多文章可以做,小程序的使用過程,怎么樣去尋找適合自己用的小程序等等。比如對小程序的評測,這個涉及的收集數據,小程序使用過程中用戶體驗,哪類小程序被使用的比較廣泛。對小程序的前景分析等等。對小程序競爭對手的分析。林林總總,各式各樣,最近他們是不愁沒有東西可以寫了。小程序會給自媒體帶來很大的一波流量,怎么樣抓住這一波流量,有些人可能會去做一些服務性的檢索,比如像獵豹做了一個類似HAO123的檢索工具,到今天為止,已經有知曉等幾家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商店,在這里知曉就是成功的,以前知道它和了解它的人應該不多吧。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包你說語音口令紅包,這個小程序新奇好玩,微信傳播速度極快,每次發紅包的人發語音紅包都要收取百分之二的手續費給主體賬號方面,然后許多領紅包的人領取紅包之后錢是留在小程序里面的,導致許多紅包滯留在小程序內,這些錢可以做很多事。有人說微信小程序就是做了一個百度加錢包的小應用,以前是你需要什么,去百度一下,再去找地方消費。現在不是這樣了,直接來,直接消費,消費完就走了。那這里就給了自媒體一個營銷的空間,微信朋友圈本來是給大家說說以及自拍的,但有的人就生生把它做成了微商,而且還成功營銷了。同樣,微信小程序會給自媒體,訂閱號等帶來流量,也就給了他們做廣告,捆綁營銷固定的小程序的空間。其他的諸如對小程序的使用進行自我體驗,然后給出相應的評價以及推薦,這一定程度上在專欄上可以獲取收益。
我想微信既然開發出了小程序,如果真的造成巨大殺傷力話,可能另外一些巨頭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谷歌,蘋果等公司都會推出類似的產品。就如以前有人開天貓不太賺錢后,馬上就有人轉去京東,迅速的獲得了一次搶跑的機會。我想假如微信這里你起跑慢的話,你要留意第二次搶跑的機會。這一次甚至更好,你能夠總結第一次失敗的原因。
另外諸如一些需要專業技術很強的方法我沒有很詳細的介紹,比如未來微信小程序上百萬個,這時候肯定就需要排名這些,就需要SEO方面專業的人才才可以介入。
微信小程序的騰空而出,我想除了賺錢,一些競爭對手應該從反面來思考它帶來的影響力,一些應用頻率比較低的APP,比如一些餐飲的APP,團購的APP,要減少去開發這樣的軟件,小程序一定和APP有一個搏斗的過程,目前很多專家預測它在和大型APP的這些軟件的斗陣中肯定會失敗下去。比如說一個財務系統,那么需要保存很多數據下來,這里小程序肯定難以進去,最后小程序和大型APP各占半邊天。所以,當你有一個創意的時候,你一點要考慮這個會不會被小程序擊敗,不再盲目的去開發APP,雖然沒有賺到錢,但是省了錢啊。所謂開源節流,節流其實就是賺錢,不知道你覺得我是不是在瞎扯。
總之,一個新的產品的到來,你需要有細心,耐心的準備,不斷的去使用它,留意它的相關信息,不斷的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某一時候可能才會有一個靈感爆發出來。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怎么樣去利用這個靈感。